昨日上午9時許,驛城區蟻蜂鎮文化大禮堂燈光閃爍,座無虛席,經過精心籌備的蟻蜂鎮2018新春團拜會濃情上演,全鎮干部群眾1000余人歡聚一堂,共賞節目,共同表達對新年的憧憬與希望。晚會內容豐富,表演形式多樣,高潮迭起,精彩紛呈,一場以農民為主角的“春晚”讓全場觀眾感受到了濃濃的鄉土氣息。(詳見今日《天中晚報》)
不請明星大腕,沒有專業演員,蟻蜂鎮新春團拜會的演員和觀眾都是身邊質樸的農民。大家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歡歡喜喜鬧新春。既有鄉土氣息,又富現代韻味的“農民春晚”拉開了帷幕,一個個貼近農村生活、帶著泥土氣息的精彩節目,讓大家直呼過癮。
演員都是從各村選拔出來的農民,他們的積極性高、唱功好、表演能力強,帶來的節目種類全、質量高。他們走上舞臺,宣傳正能量,值得我們為他們喝彩。
春節在中國不僅意味著團圓,還意味著放松與歡樂。每年除夕的央視春晚都會吸引億萬中國人關注,但那畢竟只是電視上,太多人不能參與。隨著農民生活日漸富足,閑暇之余,農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春晚”在廣大農村熱鬧上演,成為老百姓展示個人才藝、制造歡樂的大舞臺。
不只是河南、河北農村,北京、遼寧、安徽、湖南等地的農民自編自演的“春晚”均見諸報端。與往年相比,2017年的“中國農民春晚”匯集了福建、廣東、陜西、新疆等地的特色文藝節目,其中大部分都是原汁原味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
我國實行新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后,農民看大病小病的花費都報銷。60歲以上農村老人也能領到養老金了,農民腰包鼓起來了,生活富裕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自然就多了起來。這些活躍在舞臺上的農民朋友不但展示自己的才藝,宣傳黨的富民政策,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帶給大家文化盛宴、精神大餐,也為社會安定和諧做出了貢獻。
這種接地氣的晚會為群眾搭建了自我娛樂、自我展示的平臺,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以及時代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