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運作模式 打造綠色農業 拓寬營銷渠道
確山縣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小社大作為走出新模式
本報訊 (記者 王朝朝)確山縣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于2015年成立,注冊資金1321萬元,由確山縣供銷合作聯合社與確山縣源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共同出資成立,其中確山縣供銷合作聯合社出資821萬元入股,占股63%;確山縣源豐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出資500萬元,占股37%。2016年,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被市政府確定為全市深化基層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今年以來,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緊緊抓住作為全市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的機遇,積極探索基層社改革的有效途徑。
把握職能定位,創新合作社運作模式。目前,由于受多種因素影響,多數基層供銷合作社經營管理方式落后,規模小,市場化經營人才力量薄弱,難以有效發揮為三農服務的作用。為探索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革路徑,依托專業合作社經營能力強、信譽好、成效明顯的負責人領辦基層供銷合作社。圍繞破解“誰來種地”、“地怎樣種”等問題,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探索與群眾合作模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
首先,進行職能定位,定位于為農服務信息平臺,指導農民種植,使其成為上聯龍頭企業、下聯農戶的橋梁和紐帶。其次,探索組織模式,依托新型經營主體,采取“基層社+龍頭企業+基地+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戶+電商平臺”的組織模式,廣泛吸納農民入社,現有會員260戶、合作社基地8家、農產品加工企業2家、科研基地500畝、合作種植基地1.2萬畝。再次,探索合作模式,助推農民增效增收。一是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二是以租賃、托管、承包等形式流轉土地。三是雇用農村勞動力,在流轉土地上工作賺取勞動報酬,增加農民收入。
探索生產模式,打造綠色循環農業。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創新經營體制,拓展服務領域。一是采取訂單農業方式,以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對外簽訂協議,目前已與安徽省保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鄭州三全食品公司簽訂辣椒、薺菜種植合同,以訂單農業帶動特色農產品種植。合作社與農戶對接,對社員進行技術培訓,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植保,種植農產品作為生產原材料。二是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與金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金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縣產業集聚區新建40畝廠區,建設生產線一條、冷庫一座,儲存量可達5000噸,主要加工脫水蔬菜、速凍食品及食用菌、山野菜等。金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訂單價格收購社員種植的農產品,既解決了該公司生產原料問題,又保證了合作社和農戶的利益。三是帶動相關企業發展。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開展農資銷售,與種子企業合作,研發和培育新品種,進行推廣使用,已成功推廣多個特色農產品。與化肥企業合作,生產蔬菜種植專用肥,供合作社和農戶生產使用,并對合作社經營土地進行配方測土施肥,根據種植農作物和土壤肥力生產專用化肥,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減少了成本投入。
創新流通模式,發展電子商務,拓寬產地營銷渠道。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根據現代流通新業態和消費方式的深刻變革,在堅持做實體產銷的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在阿里巴巴建立電商銷售平臺,線上推廣,線下交易。簽約農業立體聯動社會化綜合服務平臺“理性農業”網站,在全縣各鄉鎮、村委建立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模式,把縣域內特色農產品進行網上銷售,并利用網絡展示特色農產品的數據信息。與大型物流企業合作解決運輸問題,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參與產業精準扶貧行動,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積極響應該縣縣委、縣政府號召,全力投入產業精準扶貧行動中。根據該縣農業發展和貧困村、貧困戶具體情況,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以訂單農業為抓手,大力發展循環蔬菜種植項目。“辣椒+薺菜+洋蔥”三種蔬菜循環種植,當年種植,當年收益。利用科技扶貧到戶增收資金,向貧困戶免費提供種子、化肥、農藥、地膜等物資,每戶扶持資金2800元。每戶一畝辣椒開始循環種植,三種蔬菜農戶每畝地年純收益6000元以上。目前,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已經和留莊鎮、新安店鎮、朗陵街道辦事處等簽訂蔬菜種植協議2000畝。
在下一步發展中,朗陵供銷股份合作社將繼續探索服務群眾的模式和途徑,繼續改革創新,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把供銷股份合作社做大做強,讓更多的群眾參與進來,朝著“小社大作為”的方向努力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