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新愛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開展“黨建引領、村社共建”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加強政策扶持方面。按照(駐發[2016]7號)文件精神,全市供銷合作社系統以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為抓手,大力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近年來,全市供銷社系統累計建成標準化為農服務中心47個,逐步形成耕、種、管、收、儲、烘、加、銷等農業全產業鏈服務型,農業植保、農技培訓、農資物聯網等“農業科技+”服務型,特種農作物訂單農業“基地+工廠+電商”三產融合型等服務模式。2023年夏收期間,發揮全市基層供銷社、為農服務中心、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97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最大化地協調、調度現有各類機械設備,幫助農民搶收小麥,騰挪庫容 3.5萬噸,組織9個為農服務中心的21組烘干設備,烘干小麥3140噸。聚焦小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因地制宜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2023年爭取中央財政資金2100萬元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簽約土地托管面積274816畝,占全省供銷社系統任務總量及資金總額的1/6。 2019年至2023年,累計爭取為省級農服務中心專項扶持資金2950萬元;爭取其他各類資金2700萬元,各項資金全部落實到位。
二、縣鄉黨委政府支持方面。2021年以來,全市供銷社系統積極承接“六大方案”布局的項目和業務,組建為農服務中心聯盟,通過科學設計、共建共享,提高設備設施綜合利用率,做強服務主體,做實服務內容,做大服務網絡,增強為農服務中心的生命力,不斷擴大供銷合作社的影響力,真正把為農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兩個創新”“雙線運行”“兩個成為”的綜合性平臺,成為我市供銷合作社推進鄉村振興、服務農業現代化建設的一張靚麗的“政治名片”和“經濟名片”,縣鄉黨委政府在項目用地、用電、用人方面都給與了大力支持,如上蔡縣縣領導多次到縣供銷社調研,并成立了上蔡縣“黨建引領、村社共建”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領導小組。同時聯合縣委組織部共同印發《中共上蔡縣委組織部 上蔡縣供銷合作社關于開展“黨建引領、村社共建”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上供字〔2021〕64號)文件,探索出聯席會議、網聯統供、督導考評等“村社共建”聯動機制,2022年1月成立上蔡縣“黨建引領、村社共建”綜合服務中心。同時,在22個鄉鎮建起為農服務站,在57個行政村建起為農服務社,通過共建組織、共育人才、共享資源、共贏項目等,實現了村集體增收益、農民群眾見實惠、供銷社得發展的融合發展目標,有效服務于鄉村振興,贏得全縣基層干群的廣泛好評。遂平縣常莊為農服務中心托管土地6萬多畝,輻射帶動周邊5個鄉鎮50多個行政村。開展測土配方、智能配肥,年直供精準配方肥2140噸。遂平縣政府、常莊鎮指導為農服務中心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整合農業機械120余臺(套),組成農機服務隊,年農機作業4.6萬畝,一噴三防、病蟲害防治等10余萬畝。4組烘干塔,2023年烘干小麥2200余噸、玉米5400噸。與省市農科院等單位建立培訓合作機制,年舉辦各類培訓班12期,參培人員1600人次。常莊為農服務中心因地制宜、大膽探索,加快為農服務體系建設,擴大了供銷合作社的輻射力、帶動力、影響力,逐步探索出一條助力我市鄉村振興、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新路。汝南縣強力推進汝南縣三門閘為農服務中心建設,縣委召開土委會、規委會,進行科學選址。自然資源局、評審中心、規劃局、采購辦共同努力,解決項目用地15.8畝,明確用地性質為機關團體用地,縣財政整合資金500萬元,破解資金缺口籌措難題。
三、調研督導方面。圍繞“黨建引領、村社共建”工作,市供銷社、市委組織部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夯實基層為農服務基礎,每年開展調研督導,2023年,市供銷社、市委組織部聯合召開了全市“黨建引領、村社共建”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現場會暨工作推進會,總結全市“黨建引領 村社共建”工作開展情況,推廣先進縣區典型經驗,整合優勢資源,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市供銷社、市委組織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五星”支部創建 推進“黨建引領、村社共建”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計劃每年召開全市“黨建引領、村社共建”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現場會暨工作推進會,要求縣(區)黨委把該項工作列入考核指標體系,通過共建組織、共建隊伍、共建平臺、共建項目等方式,鞏固拓展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持續激發農村集體經濟新動能,實現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